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Landscap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Lijiang River Bas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杨皓博士课题组在《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上传时间:2023-12-30            浏览:265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导致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然而,目前对于塑料微粒在农业土壤中的残留了解甚少,尤其是对于农作物性状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探究不同类型、浓度、大小和暴露时间的塑料微粒以及土壤条件(如土壤pH值或有机物含量)对土壤性质和作物性状的影响。研究通过全球荟萃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塑料材质对土壤性质和作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微塑料污染,水环境中的微塑料,农业土壤中的微塑料和微塑料降解。总的来说,相比于土壤性质而言,作物性状对微塑料的响应更敏感,微塑料显著地提高作物生化性状,降低作物形态性状。不同的微塑料类型、浓度、大小、暴露时间、土壤pHSOM含量对土壤性质和作物性状有不同的影响,土壤酶、作物生化性状和形态性状受微塑料影响显著。作物形态特征中的果实、茎和根;生理性状中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以及生化性状中的酶、有机代谢物和无机代谢物均受微塑料的显著影响。同时,微塑料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酶活性,增加了土壤中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微塑料促进了作物中过氧化氢酶活性。

本研究同时得到广西重点研发项目(桂科AB22080071;AB21196065)和桂林市创新平台与人才项目(20220124-9)资助。相关研究结果以题为Effects of microplastic pollution on agricultural soil and crops based on a global meta-analysis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Land Degradation andDevelopment》(JCR Q1, 中科院二区, IF=4.7)发表。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杨皓博士和马姜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孙红萍为论文第一作者。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ldr.4957

部分图表

微塑料对农业土壤性质和作物性状影响

土壤物理(a)和化学(b)性质对不同微塑料类型、暴露浓度、大小、暴露时间、

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响应

(图/文 孙红萍 审/马姜明 吴琼 莫燕华)



Copyright @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