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Landscap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Lijiang River Basi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重点实验室梁语副教授课题组发表柠檬黄金花茶和高海拔甘蓝型油菜的研究成果

上传时间:2024-12-10            浏览:89

金花茶是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普通金花茶在正常酸性土壤中生长,而柠檬黄金花茶能适应喀斯特地区的钙质土壤。我们前期对金花茶岩溶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柠檬黄金花茶具有明显的高钙适应性。在本研究中,课题组对喀斯特适生的柠檬黄金花茶基因组进行了研究,柠檬黄金花茶共组装有15个染色体组,N50198.92 Mb。柠檬黄金花茶和山茶之间的分化发生在大约600万年前,表明喜马拉雅隆起事件可能导致物种分化,这使得柠檬黄金花茶能够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中生长。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山茶科植物基因组相比,柠檬黄金花茶表现出参与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家族成员数量增加,包括UDP糖基转移酶和查耳酮还原酶。此外,在柠檬黄金花茶的基因组中鉴定出两个与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簇。此外,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柠檬酸假丝酵母基因组中与岩溶环境适应相关的基因的扩展,如钙调素基因和与钙离子跨膜转运相关的基因。此外,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观察到次生代谢相关基因有可能参与柠檬酸钙的耐钙性。这些发现为研究金花茶的进化提供了重要见解,为喀斯特地区植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中科院二区,2023分区升级版)。2023级生物科学本科生卢莹莹和2022级本科生梁慧敏为共同第一作者,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梁语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此研究主要以2023级本科生卢莹莹、莫如茵、容银霞同学以及2022级本科生梁慧敏、李相龙在自治区级大创项目(S202310602173; S202410602157)资助下完成,此研究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本课题组常年欢迎对植物学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加入。

论文详细内容可查看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4.e03296

1 高钙环境中柠檬黄金花茶基因组的组装和分析

提高甘蓝型油菜的生物量和营养品质对其育种和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关于高海拔对其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在1600m150m海拔下栽培了2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以研究不同海拔对甘蓝型油菜生物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所有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采摘期缩短,鲜重和干重减少,茎长和直径减小,氮、磷和钾含量降低。一些品种的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抗坏血酸和蛋白质分别增加了74%85%。此外,组织学显微镜观察显示,与抽薹前和低海拔地区相比,抽薹后和高海拔地区的茎尖分生组织(SAM)中的细胞大小增加,细胞密度降低。转录组分析表明,在不同海拔的抽薹后时期,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US)、果糖-1,6-磷酸醛缩酶(FBA1)和α-半乳糖苷酶(AGAL2)基因显著上调。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高海拔生态系统对甘蓝型油菜资源和进化的生物量和质量的影响。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中科院二区,2023分区升级版)。国家油菜产业体系桂林试验站(广西农科院桂北分院)张宗急老师和硕士研究生黎雄华为共同第一作者,重点实验室梁语副教授为通讯作者,2023级本科生杨雅裴、林沁雯参与了研究工作,此研究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论文详细内容可查看链接:

https://doi.org/10.1002/ece3.70616

2 本研究所选取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图文/梁语 审/马姜明 莫燕华)



Copyright @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